汽车大省广东掘金万亿氢能产业

已建成加氢站39座,在建10座。汇集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研发制造企业超过300家,产值超过百亿元

 

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国内加氢能力最大、集成新技术最多并使用光伏绿电制氢的制加氢一体站——广东韶钢产业园加氢站12月20日投入运营。图为加氢站全貌。 陈学谦 摄

 

在翘首以盼中,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于日前宣布正式启动。随后,《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印发,这是深圳出台的第一份有关氢能产业的规划文件,为深圳氢能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

率先引进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企业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氢能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今年8月,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城市群获批入围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大力发展氢能,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广东省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率先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广东将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强化协同发展,努力降低全产业链成本。”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表示,目前,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已建成加氢站39座,在建10座,数量居全国第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研发制造体系基本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比较完整,八大关键零部件企业均有布局,特别是广州、深圳、佛山和云浮等城市率先引进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企业,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全省汇集超过300家相关企业,产值已超过百亿元,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领跑的佛山将推动工业能源体系变革

“佛山早在2009年就积极谋划布局氢能产业,规划建设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目前,佛山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有自主产权的氢能产业链条,具有国内最完善的氢能运用场景。”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日前表示。

作为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单位,佛山氢能产业一直以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10年前后,佛山的氢能产业便有了雏形,而佛山真正开始在氢能产业“大展拳脚”,要从2017年建成全国第一座商业化加氢站开始。

据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仙湖实验室副主任卢炽华介绍,当时氢还具有危险化学品的属性,佛山建设加氢站的各种行政审批流程遇到重重困难,对于佛山来说,建设起全国第一座商业化加氢站是一种创新和开拓。

历经多年积累,如今佛山的氢能产业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打法”。近年来,佛山集聚了约150多家氢能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推广应用了近15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形成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条。同时,一大批的科研人才、科研院所和行业顶尖项目落户于佛山,为佛山的氢能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此外,佛山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带动云浮加入氢能产业发展大局。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伟表示,不同于当年锂电池靠单个城市进行应用示范推广,如今,氢燃料电池依托城市群形成应用示范,广东各地有分工、有侧重、有协作,能更好地将产业链打造起来。

而如何获得稳定供应的氢源,对于佛山来说,是未来需要发力的方向之一。卢炽华认为,长期来看,如果要根本解决氢源问题,需更加关注绿色制氢的核心技术和规模化应用,佛山未来可与风电产业发展较好的湛江、阳江形成合作,思考如何将风电与氢能产业结合起来。

据了解,佛山于今年5月在南海区建设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推广可再生能源互联互通的智慧能源城市工程,这是佛山着力氢能在能源系统广泛应用的一次全新尝试,为未来发挥氢能在优化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打下基础。

卢炽华表示,佛山已经开始瞄准新的产业发展,不仅仅是氢燃料电池领域。下一步,佛山将与电力系统合作,推动整个工业生产能源体系的变革。

后发的深圳意在突破绿氢制备前沿技术

在全球瞩目佛山的光芒下,深圳在氢能领域一直十分低调。但后发的深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深圳此次发布的《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展望2035年,深圳定下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

上述受访者表示,广东目前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布局,而深圳此次布局氢能产业瞄准的不仅是燃料电池领域,更多的关注于氢能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未来,深圳有望借助自身科技、人才和拥有领头车企等方面的优势,突破核心技术,提高绿氢占比,助推广东氢能产业发展,并助力大湾区早日达成“双碳”任务。

钱伟表示,深圳在此时推出氢能产业政策,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推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深圳大力发展的锂电池领域无法很好地满足应用场景的需要,而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正好能够填补这一部分的空缺。

其实,低调行事的深圳也是“实力派”。目前,深圳拥有近70家创新型企业及科研机构从事氢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涉及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膜电极、电堆、应用产品、标准测试、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环节。此外,深圳在绿色制氢的前沿技术上也取得突破,电解水制氢转换效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15%。

钱伟认为,深圳提出这一目标与其产业链布局有关,深圳拥有领头车企,对于氢能产业链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对比之下,佛山的优势仍停留在核心零部件环节,缺少了车企优势。

“深圳若是能持续跟踪产业发展,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地对政策进行调整和补充,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钱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规划中多次重点提到制氢领域。在氢能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载体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内容中均提及绿色制氢的相关内容。

钱伟对此表示,大湾区目前的存量市场是化工副产氢,但未来的增量市场一定是绿氢,而电解水制氢、海水制氢等目前在全球仍属于一门新的技术,深圳的前瞻性布局能帮助其在制氢领域实现突破。“制绿氢问题在广东省内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风电制氢,一个是海水制氢,除了能推动深圳氢能产业的发展,也能助力大湾区更好地完成‘双碳’任务。”

卢炽华表示,深圳虽是从燃料电池汽车入局氢能产业,但重点瞄准的是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对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完善和拓展是至关重要的。

“氢能目前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领域,但未来,氢能在能源体系、工业生产领域中拥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卢炽华说。

往期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