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与氢储“双向奔赴”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能源革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清洁智慧能源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而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将主要围绕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展开。

保障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是能源变革的两大主要目标。随着新能源、氢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创新时代的到来,清洁能源正迎来新的巨大发展机遇。

绿电绿氢引领产业变革

近年来,尽管能源变革持续快速推进,但从“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角度来看,行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指出,当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单位GDP能耗过高、化石能源粗放式开发利用等挑战。

凌文表示,我国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路径应重视加快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逐步实现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促进新能源的多场景消纳;打造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高效利用的智能能源系统。此外,鼓励弃风弃光制氢并和现代煤化工耦合,替代传统煤化工的灰氢,实现现代煤化工的脱碳化发展。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其发展潜力被业内普遍看好。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表示,氢能可解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电力的储存问题,也可解决未来冶金、化工行业原料低碳化的问题,发展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柴茂荣表示,国家电投目前已实现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气体扩散层、金属板、膜电极、电解槽、燃料电池在内的从材料到零部件、整个产品的全线的自给自足。在技术和生产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覆盖发电、车用、空冷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推进“氢进万家”、风光氢储一体化、氢能交通多个项目落地。

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真认为,未来绿氨、绿醇等绿氢衍生品的增量将主要来自工业领域的原料替代和航运航空业的绿色燃料需求;原料替代的驱动力来自化工行业,将在“十四五”末纳入全国碳市场;绿色燃料的增量来自于国际航运和航空业的减排刚需,包括航运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绿色航煤强制掺混指令以及欧盟ReFuelEU航空法规带来的减排需求。

“风光与氢储是一场‘双向奔赴’,以风光为核心的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氢、储的协同。同时,氢、储也会反过来促

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平滑电力的输出,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大。”张真强调,未来,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以及和交通、化工、冶金、航运、建筑等场景的耦合将有助于行业深度脱碳,推动我国现代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但风光氢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在配储政策、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绿氢及衍生品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山东能源电力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徐振栋认为,当前,我国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风光储氢一体化形成一种新的能源供应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能源供应的弊端,是引领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看来,绿色甲醇是最好的氢能液态载体之一,也是交通领域最低成本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一方面,绿色甲醇方案可以解决纯电汽车的续航里程焦虑、充电过冬问题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液体基础设施、管路、游轮、加油站等燃料运输和补能站,可以快速改造成为适合甲醇运输和加注的基础设施,解决目前氢能运输和加注成本过高的痛点。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能源产业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不断重塑传统行业,能源产业也

迎来新的变革。徐锭明认为,实现零碳未来、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将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不取决于对资源的占有,而是能源高科技的突破,作为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大国,我国对推动能源科技突破肩负重任,将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慧化能源体系。

能源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在充电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轮值CEO王磊表示,当前,我国充电运营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式属于孤岛式数据管理和统计型数据应用模式,存在数据孤岛、浅度应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等弊端和风险,充电运营过程中的数据管理与应用需要向规模化、集中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据王磊介绍,全生命周期充电运营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从投建选址、设备选型、工程建设、运营(包括定价、营销、场站诊断分析)和运维保障的全流程数字化,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精准运营家庭、场站、运力、楼宇、工厂等微电网业务场景。

山东省能源革命潜力巨大

山东是我国清洁能源大省、海洋能源大省和工业大省,在能源变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表示,在清洁能源方面,山东2023年电力总装机目标达到2亿千瓦。其中,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占比达到40%以上。

在海洋能源方面,以鲁北、鲁东风能、潮汐能为代表的海洋能源禀赋优势显著;在工业方面,化学原料制品、石油煤炭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行业居全国首位;山东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是氢能和工业场景耦合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能源转型方面,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走在了山东省前列。据济南市委常委,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介绍,在顶层设计方面,起步区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氢能源、光伏储能等产业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区,系统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在产业引育方面,引进了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专业智库,加强与比亚迪、爱旭、国家电投合作,国电投氢能产业基地1000台套的燃料电池生产线日前正式投产。

孙斌还表示,在场景应用方面,起步区积极推进“氢进万家”“绿色社区”等科技示范工程,完成40辆氢能渣土车和22辆氢能源环卫车的采购工作。他指出,未来,起步区将继续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低碳新城。

往期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