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热点    博世转向PEM:退出燃料电池研发折射战略变局

博世转向PEM:退出燃料电池研发折射战略变局

时间:2025-02-26

编译 | 刘鹏飞

 

全球科技巨头博世日前宣布重大战略调整,彰显其发力氢能赛道的决心。该公司决定终止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发计划,转而在氢能生产领域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进质子交换膜(PEM)电解组件的商业化进程。这一决策不仅折射出氢能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复杂性,更预示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

市场倒逼下的战略抉择

在新能源产业变革浪潮中,博世的战略转向具有典型意义。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虽具理论优势,但其产业化进程遭遇市场需求疲软、基础设施滞后等现实困境。相较之下,绿色氢能制备技术凭借其在工业脱碳、重载运输等场景的广阔前景,正吸引全球资本竞逐。博世预测,到2030年氢能技术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欧元级别,此次战略调整正是基于对产业趋势的前瞻判断。

聚焦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博世显然瞄准了氢能产业链的"咽喉要道"。该技术依托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水电解制氢,具有模块化部署、智能电网适配性强等技术优势。相较于需要大规模基建投入的替代方案,这种"即插即用"的特性更符合当前能源转型的阶段性需求。

产业政策鸿沟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博世在战略调整中特别指出欧洲氢能政策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虽然欧盟及德国在国家氢能战略中确立领先地位,但在具体技术路径选择上存在明显失衡。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凡·哈通直言:"氢能发电转换技术尚未在欧洲特别是德国获得应有重视。"这种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导致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技术路线。

这种矛盾在德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在氢能制备端投入巨资,却在氢能应用技术开发上相对滞后。政策红利的分配不均,使得像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这样的前沿技术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合作版图重构引发连锁反应

终止与英国CeresPower公司长达数年的战略合作,是此次调整的关键举措。博世不仅退出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联合研发,还将所持17.44%股权转为财务投资。这一决定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深远影响:对CeresPower而言,虽短期内面临技术合作真空,但也为引入战略投资者提供契机;对博世来说,则意味着彻底转向更具商业化前景的赛道。

产业转型的镜鉴意义

博世的战略转向为全球能源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技术优势必须与商业可行性相结合,前沿创新需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二是政策制定应着眼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避免"重生产轻应用"的短视行为;三是企业战略需保持动态调整能力,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现实间寻求平衡。

随着全球氢能产业进入关键发展期,博世的战略选择既是企业层面的主动求变,更是整个能源行业转型的缩影。这场涉及技术路线、政策导向、市场选择的复杂博弈,或将重塑未来十年的全球能源格局。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