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正在编制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4月2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罗明在行业大会上表示,省委、省政府将氢能产业作为战略大后方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并纳入全省15条重点产业链,精准施策,着力培育。经过10余年的努力,四川已形成了氢气“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在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打下坚实的发展根基。可以说,四川已经成为全国极少数既有丰富的绿氢资源,又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省份。
罗明指出,四川氢能产业研发创新取得多项突破。在补短板方面,填补了海水制氢空白,解决了膜电极、加氢枪、高压储氢罐等“卡脖子”技术问题。在锻长板方面,研制了“光氢氧电”多能联供装备,下线了全球首列氢能市域列车,建成国家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研发水平居全国前列。
“四川现已聚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约160户企业,拥有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中央企业,培育了众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并吸引落户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初步形成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检验检测、示范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罗明表示,四川氢能产业建圈强链体系基本形成的同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率先提出并牵头联合重庆打造“成渝氢走廊”,推动成都、攀枝花、德阳等10个市(州)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建成了西部首条氢能公交和重卡示范线、中国首个管道输氢母子加氢站等。现已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100辆,建成加氢站18座。省经信厅正在抓紧编制《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进一步精准指导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
成都是四川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引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总工程师代兰表示,成都已集聚了氢能企业100余家,覆盖“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东方氢能、亚联氢能等企业装备及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拥有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20余家创新平台,全球首创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制氢技术,厚普股份固态储氢材料、莒纳科技碱液电极等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全面布局了氢能重卡、轨道交通、低空装备等新兴领域,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与创新商业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设立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基金,积极营造法商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