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联合推进化工行业与绿氢产业耦合示范
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
本报讯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据悉,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冶金、油脂、航天、轻工业等领域,对推动能源转型、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从源头上杜绝了碳排放,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氢能在能源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在交通领域,但目前由于成本因素,绿氢的占比非常低,只有1%左右,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制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成的氢气来源和占比分别为煤炭64%,工业副产21%,天然气14%,电解水1%。
《意见》提出,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要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此次发布的《意见》还提出,要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发展清洁生产,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循环利用。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
同时,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
石化化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之一,其绿色低碳发展尤为重要。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在发展氢能方面,中国石化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在氢能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材料和基本化学品方面也具有优势。并且,公司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具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目前,公司已将氢能作为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提出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宗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