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氢能产业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上海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推进液化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氢燃料重型货运车辆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推进浅层地热能、氢能、工业余热等多元化能源应用。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燃料、生物质燃料以及探索氢、氨等新能源在远洋船舶中的应用。大力推进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方案》中有较大篇幅涉及氢能发展,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包括鼓励支持各区、各园区加大力度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循环再生利用、储能和智能电网、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氢能等绿色低碳循环相关制造和服务产业。
在交通领域,《方案》提出,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发展,持续推进液化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氢燃料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将新能源车辆纳入总量控制管理,加大传统燃油车辆的低碳替代力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以及租赁汽车、市区货运车、市内包车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35年,小客车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40%。持续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加快发展电动内河船舶,新增环卫、轮渡、黄浦江游船、公务船等内河船舶原则上采用电力或液化天然气驱动,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燃料、生物质燃料以及探索氢、氨等新能源在远洋船舶中的应用。
此外,《方案》还强调,要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推进炼铁工艺和自备电厂清洁能源替代,提升钢铁基地天然气储存和供应能力,探索开展气基竖炉氢冶炼技术、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鼓励宝武集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行动。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确保粗钢产量只减不增。大力推进钢铁生产工艺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推进高炉加快调整,“十五五”期间推进高炉产能逐步转向电炉,到2030年,废钢比提升至30%。加强产品升级,加大高能效变压器用高性能钢材开发和生产力度。
同时,《方案》提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依托科创中心建设,结合国家和上海市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求,制订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可控核聚变发电、绿氢制储、零碳炼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化工、生物质航空燃料、核动力船舶、碳捕集和封存、超高效光伏电池、人工光合作用等低碳零碳负碳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快氢能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 2022-08-09
- 2022-08-09
- 2022-08-09
- 2022-08-09
- 2022-08-09
- 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