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动态    申能租赁:氢能管束中小微直租项目

申能租赁:氢能管束中小微直租项目

时间:2024-12-09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进一步促进融资租赁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在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面向全国开展首届绿色融资租赁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得到行业各方积极响应。为凸显行业示范效应,协会特别汇总编辑了2024年度入选的28个(沪内15个、沪外13个)创新案例,展现行业通过创新破解痛点、堵点,响应国家战略,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等领域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行业共享绿色融资租赁创新发展经验,推动融资租赁行业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氢能管束、设备全额融资、产融协同

一、项目背景

新兴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上下游单位一般处于成长期,或因规模过小、营业期限过短、增信措施不足等原因而难于获得银行融资。融资租赁立足于租赁物,强化产融协同,及时提供雪中送炭的金融支持,助推新兴产业的快速蓬勃发展。

由于业务需求,上海某气体公司需要从浙江某氢能管束制造厂商采购型号为GSX07-3740-H2-20型号的管束集装箱7台,以及型号为GSX09-4160-H2-20型号的管束集装箱3台。总购置金额600余万元,超出了上海某气体公司的自有资金规模,需要相关资金机构进行支持。

二、项目情况

该客户采购氢能管束所遇到的资金难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由于氢能产业尚处于产业爆发的初始阶段,下游管束用户普遍存在成立时间偏短、规模偏小、实力偏弱的问题,从传统融资机构融资存在准入障碍,迫切需要其它融资工具的相关支持。同时,管束制造环节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包括CNG、LNG等传统管束生产者向氢能管束的转型者,以及工业气体生产者的横向一体化扩张。因此,浙江某氢能管束制造厂商从应对市场竞争、向下游客户提供更富竞争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角度出发,需要资金机构的相关配合,以更好地促进销售业务落地、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申能租赁与管束厂商、下游客户深入沟通各自的需求点,最终达成交易结构:(1)对设备全额融资,有效解决下游客户采购设备时面临的资金难题。同时向下游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增加下游客户的风险共担意识;(2)基于下游客户在其它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通过绿色让利,降低下游客户的财务成本;(3)管束厂商对管束进行回购安排,充分发挥租赁公司设备所有权人和厂商处置能力的各自背景优势,双方联合管控项目风险。

三、创新点

一是产融协同效果显著。“十四五”期间。本项目中的浙江某氢能管束制造厂商是解决氢能储运“卡脖子”问题的生产制造商,但下游客户时常面临初始投资额大导致无法购买氢能管束的问题,进而制约了浙江某氢能管束制造厂商的销售增长。通过本项目,可以复制推广至“三纵三横”战略下的其它场景,例如,“三横”场景普遍涉及到重资产投资,如加氢站建设、氢能车采购等。由于业务形态新颖,客户对该投资一般比较谨慎和疑虑,需要申能租赁这样的产业型金融机构从产融协同的角度进行支持。

二是风险联控效果显著。产融双方依托各自的背景优势,联合管控项目风险,牢牢把守住安全底线。在租前阶段,浙江某氢能管束制造厂商依托客户的管束交易和支付数据、气量采购和运输数据、过往接触的主观判断等,筛选出适格的潜在承租人,租赁公司从金融角度出发,对承租人进行负面清单筛查;租中阶段,租赁公司形成标准化的签约流程,浙江某氢能管束制造厂商的销售团队可以协同安排签约工作;租后阶段,双方共同关注租赁物的使用频次,同时充分发挥租赁公司设备所有权人和厂商处置能力的各自背景优势,对管束的回收再利用或再销售形成强有力的把控。

三是业务贴合效果显著。为强化销售协同功能,申能租赁对产品方案及内部流程进行优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与销售业务的贴合度。一方面充分考虑下游客户的资金情况,对管束设备全额融资,租赁期限设置成与管束投资回收期基本匹配,同时进行绿色成本定价,让利于实体下游客户;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管束业务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对内部流程进行敏捷化改造,同时搭建厂商租赁业务系统,使融资服务高效快捷。

来源: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