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动态    潍柴透露山东氢能产业大消息

潍柴透露山东氢能产业大消息

时间:2025-01-17

1月15日,山东氢能产业链主企业潍柴集团官方微信公号潍柴资讯发布《氢进万家:山东全链突破,推动氢能全产业发展》(以下简称文章)一文,透露了山东在发展氢能产业的最新进展和关键信息。

文章透露,截至2024年底,山东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客车、重型牵引、轻卡物流超过2041辆。在管道氢气在城镇供能领域的应用方面,山东率先开展探索,国内首条按照城镇天然气工程规划建设的城镇燃气输氢管道已获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氢能产业是一场超级耐力赛。在“跨过一座山头,还会看到下一座”的超长赛跑中,山东正在进行全链突破,摘取氢能产业即将成熟的果子。

1.氢电混动“跑”出中国技术发明特等奖

为了走向氢能社会,必须努力降低成本。记者注意到,在“氢耗”这一重要指标,文章透露了一组关键数据。

这篇文章透露,在氢能动力系统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应用领域,山东省在燃料电池系列发动机、动力电池、以及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公交车氢耗4.45公斤/百公里,49吨重卡运营氢耗8.81公斤/百公里,80kW燃料电池发动机行业首次配套港牵车,实际运行氢耗仅8.51公斤/百公里,单车首次故障里程突破18000公里”。

从收益分析看,49吨重卡百公里氢耗8公斤的话,如果按每公斤35元计,就与柴油车基本持平。记者注意到,2024年10月青岛启用的首座商业加氢站目前执行国家和青岛市的示范价,为35元/公斤。

在山东发展氢能产业取得的突破性技术上,文章提到,山东“突破新型氢—电混合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关键技术,该成果获2023年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发明特等奖”。

记者搜索发现,“新型氢-电混合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这一技术发明由中通客车、潍柴动力、陕重汽、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济南公交、潍坊公交等六家单位联合申报,是2023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唯一一个技术发明特等奖,可见其含金量。

碳中和走哪条路子?终究由市场决定。新型的氢-电混合动力系统无疑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打通氢能高速,为商用车新能源化再加码

文章提到山东建设氢能高速取得的一系列最新进展——

在氢能高速及零碳服务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方面,形成氢能高速和零碳服务区新标杆。

建立氢能高速能源数据库,综合供氢能力、成本、距离等因素提出各加氢站氢能供给方案,首创高速公路氢能供给新业态;

创新氢能高速公路运行模式,提出以氢能为核心的氢能车辆长距离通行支撑方案,建设氢能车辆识别、加氢站支撑、信息化、安全与应急维保系统,构建氢能高速车辆运营支撑保障新体系。

在济青高速公路沿线建成一批加氢站,全部运营后将可支持氢能车辆在高速上常态化加氢与运行,率先打通国内首条氢能高速。

以济青高速为样本打通氢能高速,意味着山东在开拓氢能重卡这块大蛋糕上又迈出关键一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中国新能源轻卡市场渗透率已由2023年的7.5%攀升至14.7%,纯电重卡市场渗透率由2023年的4.4%攀升至12%,商用车新能源化已成定局。

从2022年开始,山东氢能产业已经开始在公路货运这个最重要应用场景奋力开跑了。2025年,产业变革将更加迅猛。

文章透露,在氢能车辆推广与规模化运营模式方面,山东做了大量探索。“基于示范运行数据,建立燃料电池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下规模化运行经济型模型。截至2024年底,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客车、重型牵引、轻卡物流超过2041辆。”

作为山东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现场,潍柴首次向外界发布自主开发的多款覆盖商用车及工程机械全系列动力电池产品,并展示了电机、电控、驱动总成等新能源全产业链产品。

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潍柴针对港口牵引、短途区域运输及城际运输等多元化场景,推出单包电量高达100kWh的重卡全系列动力电池,支持多包并联技术,实现电量拓展,涵盖200kWh至600kWh电量。该标准包主打轻量化,以400kWh电池系统为例,可比同类产品轻110公斤以上。

眼下,潍柴和比亚迪投资建设的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即将投产。项目总投资560亿元,三期全部投产后,将具备年产50GWh电池、50万台扁线电机、40万台电控及5万台电驱总成的生产能力,将打造成为行业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电驱动总成产业集群高地。

潍柴与比亚迪的强强联合,在新能源商用车及新能源动力总成领域的影响才刚刚展开。而“氢能高速”的加速建设,无疑为这场重磅合作打开了广阔应用场景。

3.打通“最后一公里”,首条城镇输氢管道来了

根据“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部署,山东选取济南、青岛、潍坊、淄博四市开展示范,重点围绕“一条氢能高速、二个氢能港口、三个科普基地、四个氢能园区、五个氢能社区”的建设目标,通过纯氢管道输送的方式,将氢能送入工业园区、社区楼宇、港口、高速公路等场景。

国家发改委在2024年7月发布的《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提出了鼓励开展终端天然气掺氢示范项目等高精尖天然气安全高效利用新业态,山东率先开展了更进一步探索。

文章透露,“国内首条按照城镇天然气工程规划建设的城镇燃气输氢管道已获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潍坊日报2024年8月29日报道显示,潍坊市宝通街(潍坊电厂至潍安路)次高压氢气管道工程日前获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是全国首条按照城镇燃气工程批准建设的城镇氢气输送管道,标志着潍坊市城镇氢气管道建设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该工程是“氢进万家”项目的主要示范工程之一,管线全长5.2公里,设计压力1.6MPa,设计年输氢能力3万吨,可满足中心城区5年内各类用氢需求。

管道输氢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可靠、低成本、大批量、长时间持续运输。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各类输氢管道建成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并将在2035年前达到万公里级别。

该氢能管道建设单位潍坊高新华润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折合管道建设投资回报,成本约为车辆运输的20%—30%。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氢进万家’项目一期、二期、三期相关示范工程的燃料属性氢气规模化低成本输送难题。

而城镇燃气输氢管道建设,无疑将使氢能推广应用到更为广阔的民用市场,用氢规模大了,氢气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如果更多地方能够通过输氢管道方式消纳氢气,对氢能市场将是一个有力拉动。

2024年11月27日,潍坊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征求意见稿中,重点支持掺氢/纯氢管道建设和氢能社区热电联供设备的建设,对掺氢管道、热电联供最高补200万。

目前,“氢进万家”项目示范工程在山东已推进到第三期。在氢能产业加速跑的窗口期,山东正以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姿态,跑在第一阵营。山东国际商会氢产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氢能产业链条复杂冗长,产业一体化是摆在各城市面前的现实难题,而全产业链发展恰恰是山东氢能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和优势。

目前,氢能产业在山东16市“遍地开花”,“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均有涉及,各市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选择适合的路子,围绕龙头企业进行布局,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进行差异化发展。

文章最后透露,“通过管道氢气在城镇供能领域的研究应用,山东将制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经济型模型,形成基于管道氢的城镇综合供能示范项目总体解决方案;掌握并验证一批服务于城镇氢能综合应用的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及系统产品,突破氢气多途径规模化制备,城镇燃气管网运输与终端用户需求动态平衡技术;掌握并验证城镇燃气管网输氢及应用技术并研发高适应性天然气掺氢装备”。

这句话向产业投资者吹响了集结号。这意味着,在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后,在氢能产业全面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山东开始冲刺,摘取氢能产业即将成熟的果子。

来源:齐鲁晚报